行政法考試範圍

涵蓋行政程序法、行政罰法、行政執行法、訴願法、行政訴訟法、國家賠償法及損失補償法。


授課師資與課程特色

  1. 韓台大(2024)

    • 詳實整理當年重要文章、修法內容及考試爭點。
    • 強調完整架構,適合課後查閱與補充。
  2. 韓律老師

    • 架構清晰,課堂中建立行政法流程,便於考前快速複習。
    • 著重實務見解分析,並幫助學生理解爭點及比較異同。
  3. 呂懷德(特訓班,2024)

    • 提供答題技巧,實務導向,幫助掌握重點章節。
  4. 陳治宇老師

    • 以板書連結實務與課程,補充學說見解及釋字。
    • 視訊班方便隨時複習,適合加強申論題解題能力。
  5. 呂晟老師(2024)

    • 淺顯講解,適合行政法初學者。
  6. 林葉老師(奪榜班,2023)

    • 題庫班帶重點章節,聚焦實務見解,適合檢視薄弱環節。
  7. 林清老師

    • 課堂畫出申論重點及法條註記,逐步建立完整行政法架構。
  8. 郭羿老師(2023,基礎課)

    • 白話授課,建立行政法基礎,適合無背景考生。

準備方法

  1. 建構架構

    • 利用手寫筆記及樹狀圖整理行政法體系,記憶重要釋字與實務見解。
    • 建議透過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,整理近年實務決議與爭點學說。
  2. 練習題目

    • 練習歷年選擇題與申論題,熟悉法條與考試應用。
    • 常見題型如地方制度法、行政程序法命令規定等,考前必背。
  3. 法條記憶

    • 使用法典App隨時背誦法條,搭配釋字和爭點輔助理解。
  4. 運用模板

    • 建立答題模板,整合法條、實務見解及學說,增強考場表現。

推薦用書

  1. 兆熙《行政法爭點解讀》(2023/2)

    • 體系完整,重要爭點與釋字整理清晰,適合快速記憶。
  2. 雙周《一本高考行政法解題書》(2024/3)

    • 提供詳細解答與解題步驟,但部分答題需補充內容。
  3. 波斯納《行政法解題書》(2022)

    • 擬答精簡白話,適合考場應用,搭配樹狀圖幫助學習。
  4. 文若《行政法解題書》(2022,推薦)

    • 涵蓋選擇題與申論題型,內容清晰,實用性高。
  5. 宏典文化《行政法(概要)測驗題型》(2023)

    • 題庫詳解,適合熟悉測驗題型,但需注意錯誤部分。
  6. 李惠宗《行政法要義》

    • 紮實的理論與實務內容,適合深入學習與進階準備。

 

四.立法程序與技術

教材選擇與心得

  1. 羅傳賢《立法程序與技術概要》

    • 特色:內容偏理論性,結構完整,但閱讀門檻較高,對於考試內容的實務應用幫助有限。
    • 建議:不建議用作第一輪準備,若有時間,考後回顧或理解立法程序運作再看。
  2. 《立法程序與技術解題書》(林沛,保成)

    • 特色:內容普遍,適合作為補充教材或考古題集參考。
    • 建議:當作快速掃描考古題方向與熟悉題型的工具書即可。

考試內容分析與準備重點

  1. 高頻法條與常考範疇

    • 行政程序法:命令的相關內容
      • 例如:法規命令、行政規則的定義、功能與運用。
    • 地方制度法:自治條例相關內容
      • 包括:地方自治團體法規、規章、規約的適用範圍與限制、層級關係、適用順序。
      • 行政罰限制與自治規則的規範。
    •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:三讀程序
      • 重點掌握:「提案程序」、「一讀至三讀程序」每一步的要求及特點,需熟背。
    • 中央法規標準法
      • 需至少熟悉基本條文,尤其是法規制定、廢止、修正等程序條款。
  2. 作答策略

    • 建立模板:
      • 將以上三部分內容各自整理成段落,考場上如遇相關題目,即使題意不完全明確,也能迅速套用模板作答。
    • 寫滿筆墨:
      • 這科目極易出現「冷門題目」,核心目標是寫滿內容,展現誠意,讓閱卷老師能給分。
    • 法條援引:
      • 適當引用相關條文,並簡要說明適用情境。重點不在多,而在條理清晰。
  3. 不要練其他考古題

    • 此科題目常常跳出預料,無需過度執著於歷屆題目訓練,取其參考方向即可。

備考方式

  • 建議投入時間:中低優先(其他高分科目穩定後再準備)。
  • 準備工具:考法條條文摘要 + 林沛解題書即可。

作答策略

  1. 選擇題優先

    • 目標:30分鐘內完成,快速檢視自己的記憶與理解力。
    • 方法:熟悉考古題模式,訓練快速辨識正確選項,特別是高頻法條。
  2. 申論題集中火力

    • 剩餘時間專注於申論題:
      • 思考法條運用、學說爭點,以及題目要求的架構。
    • 推薦資源:上榜模板系列,幫助理解申論題型和建構回答架構。

讀書方法與準備策略

  1. 大量練習申論題

    • 利用Google搜尋擬答
      • 找到高品質擬答,下載並存入Word文件中,方便後續複習。
    • 反覆練習
      • 不僅要能默背法條,還需能將爭點與法條連結,形成申論題作答的完整架構。
  2. 做筆記,記錄不熟的概念

    • 採用 Word 整理法
      • 把不熟悉的法條或爭點記錄下來,逐步查找資料補齊,建立專屬的快速檢索工具。
    • 關聯性分析:
      • 觀察法條間的相互關係,尤其是總則與債編的應用層面。
  3. 選擇題重點法條背誦

    • 將歷屆選擇題出現頻率高的法條背熟,例如:
      • 總則:法律行為、生效要件、意思表示瑕疵。
      • 債編:契約責任、侵權行為、債權效力。
  4. 攻克高頻重點(親屬繼承篇)

    • 高考與地特考試中,親屬與繼承常有高比例的題目。
    • 特別加強:
      • 特留分與應繼分計算。
      • 剩餘財產分配的適用與計算。
    • 理由:分數提升空間大,CP值高。

補習班課程建議

  1. 辛律民法申論寫作班

    • 特色:大量題目練習 + 法條複習。
    • 老師輔導:批改申論題,提供個性化建議,有助於發現盲點並改進寫作邏輯。
  2. 袁翟老師的財產法架構

    • 樹狀圖工具:快速建立條理分明的學習架構,幫助掌握財產法的關聯性。
    • 答疑解惑:針對問題或讀書瓶頸,快速獲得解答,減少學習時間成本。

最後衝刺建議

  1. 強化歷屆考題練習

    • 以高考、地特考、書記官考試的考古題為主,專攻常考題型與法條。
  2. 複習工具

    • 筆記與模板
      • 總結不熟的爭點或申論架構,快速翻閱備考。
    • 法條重點檢查:考前逐條確認已掌握部分,尤其是選擇題高頻考點。
  3. 時間管理

    • 控制練習與作答時間,模擬考試狀況,確保真正考場上能精準分配時間。

民法總則、親屬與繼承編準備方法

準備重點

  1. 考題分布

    • 親屬繼承編為考試重點,占比高,需特別關注。
    • 總則部分比例較少,但核心法條經常出現,應優先掌握高頻考點。
  2. 法條重複性

    • 民法條文雖多達千餘條,但重點法條易於辨識。解題書中常見的重複法條即是考試核心,須反覆練習以熟悉運用。

學習策略

  1. 身分法爭點解析

    • 身分法涉及許多實務爭點,理解法條評論是關鍵。
    • 因貼近生活,讀懂後會覺得有趣,容易記憶。在考試中,申論題若涉及此類內容,適當補充論述能提升分數表現。
  2. 印法條與標註

    • 將重要法條印出來,註記其重要論點與立法目的,配合書本內容對照學習。
    • 親屬繼承中時間條件的記憶尤為重要,建議對應實例逐一加深理解。
  3. 申論技巧:A+B 策略

    • 申論作答時,避免僅寫出基本答案(A)。
    • 在補充論述(B)中加入深入分析與實例,展現對法條與爭點的全面掌握,與其他考生拉開分數差距。

記憶與練習

  1. 時間條件強化

    • 親屬繼承中涉及多項時間條件,對照學習有助於提升記憶效率。
    • 運用圖表或時間軸工具整理爭點,快速掌握考試可能的陷阱。
  2. 法條結合法理

    • 理解法條的立法目的和適用範圍,提升靈活運用能力。
    • 模擬歷屆考題,將法條與書本評論相結合,培養答題敏感度。

補習班課程授課師資評價與函授經驗

宇法函授

  • 教學內容細緻廣泛,課程長度較長,適合基礎扎實、有充裕時間的考生。
  • 對於需要速效準備的考生可能不太適合,但對法條與體系有深入講解,幫助理解全貌。

陳曄(2024)

  • 教學特色:詳細解構民法總則體系,課本架構清晰,搭配重要法條整理便於背誦。
  • 學習方法:
    1. 調快播放速度(1.25倍),重點聽解題方式與法條運用,確保理解思維脈絡。
    2. 反覆學習課本內容,特別是課本後整理的法條,實用且便於記憶。
    3. 非法科生可能會感覺內容較深,但適合反覆聽講與搭配教材學習。

袁翟(2024)

  • 教學特色:案例圖式解析法條,重視應用與實例,教學方式實用且直觀。
  • 學習方法:
    1. 上課時專注記錄老師的案例與解析,下課後詳讀課本內容,對照學習。
    2. 反覆聽錄音,確保完整理解每個章節的重點與爭點。
    3. 使用老師編寫的解題書練習,準備考試前至少重複兩遍,扎實掌握民總重點。

池錚(2024)

  • 教學特色:簡潔明確,快速掌握申論考點,並延伸舉例帶入分析,時間掌控佳。
  • 推薦理由:適合短期衝刺申論答題技巧,幫助考生快速進入狀態。

賴川的總複習(2024)

  • 教學特色:內容涵蓋基礎知識與細節補充,提醒答題時的關鍵字與必要法理說明。
  • 學習方法:
    1. 將總複習內容作為答題補充理由的參考,填充論述時更具說服力。
    2. 特別注意老師提醒的非民總法條偷渡考點,避免遺漏細節。

六 刑法:

刑法授課師資評價與學習重點

紀綱老師

  • 教學特色
    1. 思法人 YouTube 頻道提供免費講座,適合作為複習工具。
    2. 教材內容簡潔明瞭,包含多位教授見解,且結合最新實務見解。
  • 學習建議
    1. 按照教材內容逐步學習,專注於理解實務見解與教授觀點的異同。
    2. 利用講座進行重點複習,深化對核心法條的掌握。

駱羿老師(2024/06)

  • 教學特色
    1. 以圖解方式講解刑法,特別友善於初學者。
    2. 課本內容簡單易懂,幫助快速建立刑法觀念。
  • 學習建議
    1. 重點學習老師的圖解內容,搭配課本進行補充記憶。
    2. 初學者可藉此打下基礎,進一步深入學習刑法體系。

陳介中老師

  • 教學特色
    1. 刑法課程濃縮至32片,講授內容集中於重點與觀念釐清。
    2. 大量實例講解,幫助加深對法條的理解與運用。
  • 學習建議
    1. 以每堂課例子為基礎,理解法條適用情境,強化實務應用能力。
    2. 採逐步學習法條與觀念,確保每部分內容牢固掌握。

刑法準備方法

核心準備方向

  1. 體系化學習

    • 全面掌握刑總體系,每個罪名的構成要件、爭點與學說爭議是關鍵。
    • 建議繪製簡單的結構圖,將體系化內容視覺化,便於記憶。
  2. 法條注解

    • 習慣將爭點直接註記在法典上,有助於法條與考點的結合。
    • 若時間允許,可上網放大印出法條,將爭點詳加註記,方便後期快速複習。

練習策略

  1. 大量練習題目

    • 考前重點練習:
      1. 司律一試刑法選擇題。
      2. 書記官刑法選擇題。
      3. 近五年刑法申論考古題。
    • 透過持續練習選擇題與申論題,提升對各類題型的應對能力。
  2. 選擇題技巧

    • 練習申論題有助於反向推導選擇題考點,基本上熟悉題型後應能迎刃而解。
    • 需特別注意申論題較少涵蓋的內容,如保安處分與數字年份的相關背誦,避免失分。

考前重點回顧

  1. 集中記憶重要法條與關鍵爭點,確保能快速反應於考題中。
  2. 將習題錯誤重點整理成筆記,針對薄弱環節加強複習。

建議學習流程

  1. 初期:以體系學習為主,掌握刑總全貌與各罪名的核心要件。
  2. 中期:專注於法條記憶與爭點練習,輔以實務見解與學說討論,增強答題深度。
  3. 最後衝刺:以題目練習為主,重點放在近年考題與選擇題練習,快速複習易混淆內容。

透過系統化準備與大量練習,用戶可在刑法考試中快速掌握核心內容並靈活應對題型。

七 刑事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

授課師資

黎台大(2024)將學說及實務的內容講解的非常清楚,也自有一套體系架構,雖然訴訟法在一開始上課的時候較難上手,但跟著老師上課的內容,課後再搭配《刑事訴訟法研析》複習

劉律(2024) 上課講義都會隨時放上最新實務判決,體系表也非常清楚易瞭 適合沒有基礎的人,然後透過口訣跟不 斷強調爭點與把各訴訟程序間的法條串在一起,讓我對刑訴這科學習起來很有興趣,

言頁(2024) 老師的刑事訴訟法函授

紀綱老師

思法人紀綱考點題庫班+總複習 題庫班2本

總複習1本大概就是題庫班內容把延伸部分刪減+新修法部分

教你如何判斷考點及寫出關鍵內容

授課師資:

蘇試老師(2024,獨家):的部分需要一點「底子」會學得比較好,

許政大(2024,高點)能用簡易的文字將複雜的理論仔細說明,上課的語速雖較慢,但配合做筆記的速度相當剛好推薦》一書,讀完該書之後,對於民訴的思考解題有較順利。

梓潼(2024) 老師教得淺顯易懂,抓題也超準的!另外,梓潼老師讓我對民訴有安心的感覺,講義,不會太多,但感覺這些就夠了,不然民訴實在是...感覺無邊無際阿~


四等民事訴訟法概要 準備方法:

四等書記的民訴考題並未如同司律般複雜,其實四等考試比較偏法條記憶跟操作,不太像司律考得這麼複雜,只要先理解全部法條的基本概念後,其實到考場上很好發揮

解題書的部分,因為時間緣故,可將題目遮起來練習寫「大綱」,看爭點有無寫到,有的話就看一下怎麼寫更好;沒寫到就回去複習自己的筆記,

看完函授的「複習」非常重要!!!!寧願在前期花多點時間,也不要在考前發現很多基本觀念都還不懂!!!

衝刺期就直接狂看法條跟練習考古題,真的很有用,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擬架構,到考場上直接反射寫出來。

,重點法條條號及內文和重要的實務決議一定要熟記。

寫了考古題後其實會發現書記官很愛考管轄、送達、當事人、一事不再理、400-401既判力主客觀範圍這兩條一定要背!!!!

而共同訴訟跟證據其實四等書記官好像不太會考很細,所以知道基本概念就能寫得出來。

另外考古題或解題書只是學習怎麼寫答題架構跟考點怎麼表達出來,

最重要的是去理解為什麼老師會這樣寫,還有知道架構模式的原因,

但寫題目的時候要會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。

還有閱卷老師要改的考卷數真的太多太多了,說實在沒有辦法一一去詳細看內容,

所以條號跟重要的名詞寫出來,真的就會先拿到一些分數,也才能有辦法讓老師停下來細看,

後期看不完考古題的考生也不要太灰心~~你如果基礎理解做的足夠,也能拿到基本分~~~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北辰 的頭像
    北辰

    台灣情報站

    北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